小學編程教育展評活動決賽現場看到的場景。本次競賽在兩江新區金州小學舉行,由市教科院、重慶市青少年立異學院聯合主辦,賽事包含線上線下編程測評和編程作品答辯兩個部分,涉及開源硬件、圖形化軟件編程構思、Python代碼編程構思等方面。

據悉,本次編程活動總吸引了全市368所中小學,3.2萬余名學生報名參賽,決賽采納線上線下同步方式進行,共有1.5萬余名學生入圍。
「我十分喜愛學習編程。」金州小學五年級學生高菲菲告知記者,她學習編程已有5年時刻,編程不只提高了她的邏輯思維能力,還給她的生活帶來了趣味,現在家人朋友過生日或許遇到一些重要節日,她都會送出特別的「小禮物」。比方今年「三八」節,她就編寫了一個問答小程序,送上節日快樂。「只要正確回答三個問題,系統就會自動播放一段舞蹈小視頻。」高菲菲說。
據介紹,2016年,重慶率先將編程教育課程作為主要內容編入信息技術教材,並於2017年在全市中小學信息技術必修課程中實施普及。2018年9月,市教委發布《關於加強中小學編程教育的通知》文件,2020年,市教科院組織編製《重慶市一般中小學編程教育課程指導綱要》,並聯合重慶出書集團開發出書《小學編程》《初中編程》等編程教育讀本教材資源3套共6本,培育編程教育試點演示校園75所,訓練編程教育師資上千人次。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重慶選送參與教育部白名單科技類競賽第二屆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效果展示大賽的選手團隊斬獲全國一等獎8個;同年4月,編程被納入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內容,成為必修的國家課程。

「關於中小學生來說,未來編程將成為除母語、外語之外的第三門語言。」市教科院初教所小學信息技術教研室負責人李可說,「咱們的方針是讓編程教育作為普及性的教育,讓大多數學生在領會,少量的學生在鉆研。不斷激發中小學生編程愛好,努力培育中小學生勇於探索的立異精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
|